
鼎,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它本来是陶制炊器,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在使用、器形、制作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所谓“藏礼于器”的礼器,即奴隶主阶级的一种专用品和表示他们享有特权的象征。到了后来人们在鼎上刻字雕画,逐渐成了象征中国文化的事物,为我国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后来随着这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现在,鼎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应用在广场、公司、企业、寺庙等。